亚洲av无限制观看福利_人妻奶水在线免费观看_9热精品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登錄成功

一鍵認證

我的法院人身份

優(yōu)秀的法官都在這兒
登錄成功

認證法院人身份

加入書香法院

我不是法院人

庭內(nèi)賬號同步成功

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認證

  • 知道了
  • 查看個人中心

庭內(nèi)賬號同步中

可以先瀏覽其他內(nèi)容

隱藏同步進度
如有頁面音視頻無法播放的情況,請更換谷歌瀏覽器點此下載
  • 全部
  • 詞條
  • 案例
  • 法律法規(guī)
  • 期刊
  • 圖書

從祖父母討要探望權想到的

  • 期刊名稱:《人民司法(應用)》

從祖父母討要探望權想到的

山民
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
不久前,中國法院網(wǎng)的“法治論壇”討論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孩子的父親去世后,其母親改嫁,孩子跟隨母親生活。由于孩子的父親是獨生子,晚年的祖父母非常想念這個孫輩的孩子,與孩子的母親協(xié)商,要求每個月見一次孩子,但孩子的母親不同意。無奈的老人將孩子的母親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決允許其探視孫輩孩子。

  這種祖父母、外祖父母請求探望孫子女、外孫子女的糾紛,在各種媒體上不時可以見到。有的是因為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導致老人探望孫輩發(fā)生困難;有的是因為父母離異,導致老人與孫輩產(chǎn)生了阻隔。特別是那些從小喂養(yǎng)、照管孫輩的老人,在孫輩被帶走和不能再見面后,往往感到極度的空虛和痛苦。這種情況在我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對于進入訴訟的此類糾紛,各地法院的判決結果截然不同。持否定意見的判決認為,婚姻法沒有規(guī)定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探望權,老人要求探望孫輩沒有法律依據(jù),因此這種請求不能支持;持肯定意見的判決認為,雖然婚姻法沒有規(guī)定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探望權,但也沒有禁止這種權利,根據(jù)民法通則七條所確立的公序良俗原則,應當支持這種請求。

  類似祖父母輩討要對孫輩探望權的問題,既是常見的法律問題,也是極具中國文化和家庭倫理特色的社會問題。在全國法院加強民意溝通工作,深入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時候,從堅持以人為本,廣泛深入傾聽民意、了解民情、關注民生的角度,重新審視此類具有中國社會特色和有一定普遍性意義的案件的處理,不無意義。

  法官要善于在了解民情中正確處理案件

  法官審理案件的本質是適用法律對當事人爭議的是非作出評判,從而達到定分止爭和維護合法權益的目的。法官對個案所作的裁判結論,對社會具有是非標準的示范作用和價值標準的引導作用。因此,法官審理案件絕不能就案辦案,而應該在辦案的同時,了解糾紛所反映的問題在社會中的代表性和裁判結果的影響度,從而選擇妥善的處理方式和法律適用,以達到最佳的審理效果。由此可見,法官辦案不能脫離國情、社情和民情,而應該從社會大眾對同類問題最樸素的理解判斷中,去選擇、提煉符合法律宗旨的裁判結論,對老人是否有探望孫輩權利的審理也不能例外。

  我國是一個十分重視家庭倫理關系的國家。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夫義妻賢,這是中國人所追求的家庭和睦的古老標準;幾代同堂,含飴弄孫,這是我國老人所追求的晚年幸福的典型寫照。自從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全國已經(jīng)有近1億個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結婚的同時,也就產(chǎn)生了數(shù)千萬個無子女共同生活的空巢父母家庭。獨生子女所生育的子女,自然成了祖父母、外祖父母精神生活的寄托。特別是空巢的祖父母輩,探望孫輩更是成為他們晚年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這個現(xiàn)象,從婚姻家庭關系的角度說,就是當前我國的國情和社情。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重視對老人的精神撫慰,已經(jīng)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而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過上含飴弄孫的幸福生活,這也是不可忽視的民情。

  與其他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相比較,老人討要對孫輩探望權的訴訟雖然比例不大,但影響不小。法院在審理此類糾紛中,應當從我國的國情、社情和民情出發(fā),本著有利于兒童成長、有利于老人的精神撫慰、有利于融洽家庭親情關系及有利于社會和諧的宗旨,正確適用法律,妥善化解糾紛。

  法官要善于在服務民生中開展創(chuàng)造性司法

  法官辦案無疑應當以法律為準繩。雖然我國正在實施的法律已經(jīng)有230多部,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經(jīng)有法可依,但是法律畢竟是抽象的規(guī)則,與現(xiàn)實中千差萬別的民生問題和具體糾紛存在相當?shù)木嚯x。法律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不少法律存在漏洞。而且,法律從頒布的那一天起就被固定化了,而社會現(xiàn)實卻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要使抽象的、固定的、也許是有漏洞的法律適用于豐富的、發(fā)展變化的現(xiàn)實,這就需要法官深入把握法律的原理、原則和立法精神,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司法,使法律的適用做到與時俱進,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司法為民的審判宗旨。

  以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所適用的婚姻法為例,一部婚姻法只有51個條文,但是13億人民組成的近5億個家庭的生活卻何止是千差萬別。隨著空巢老人家庭的與日俱增,老人要求探望孫輩的糾紛也日漸增多,而婚姻法對老人是否有權探望孫輩卻未作規(guī)定。這就要求法官在審理此類糾紛時,從婚姻法所確立的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原則入手,創(chuàng)造性地正確適用法律。從婚姻法二條關于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及第四條關于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的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婚姻法總則中已經(jīng)蘊含了老人對孫輩的探望權利。而且,從權利義務對等的法律原理出發(fā),婚姻法二十八條關于“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jīng)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yǎng)的義務”的規(guī)定,更為保護老人探望孫輩的權利提供了法律依據(jù)。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就是:法律不可能只要求老人承擔義務,而不讓其享受權利。因此,只要法官從服務民生的宗旨出發(fā),認真把握法律的立法精神,不難對此類糾紛作出有說服力的裁判。

  法官要善于在把握民意中實現(xiàn)司法的公平正義

  確保司法的公平和正義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對于如何實現(xiàn)司法的公平和正義,理論上有很多的研究和論述,實踐中也有很多制度和經(jīng)驗。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意溝通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通過加強民意溝通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接受外部監(jiān)督,來促進人民法院的隊伍建設,提高法官辦案水平和群眾工作的能力,不斷改進紀律作風,樹立司法公正、高效、為民、廉潔的良好形象,不斷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應當說,這是新形勢下最高人民法院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的角度提出的新舉措,其實質是要求法官在把握民意中實現(xiàn)司法的公平和正義。這個要求,對正確審理老人討要對孫輩探望權的訴訟也有指導意義。

  “家和萬事興”,這個古訓說明了家庭和睦對于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因為家庭是建設社會大廈的砂石,是人生的第一個學校,家庭和睦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夫妻互敬互愛,兒童健康成長,老人安享晚年,這是所有中國人都追求的家庭生活,也希望法律能幫助創(chuàng)造和維護這樣的生活。而有助于創(chuàng)造和維護和睦家庭的司法,在人民群眾看來就是公平正義的司法。老人要求探望孫輩的問題,關系到老人安享晚年,關系到培養(yǎng)兒童的家庭親情,關系到促進家庭和睦和促進社會文明建設,毫無疑問,這也屬于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因此,對于此類問題,法官應該善于把握民意,公正處理。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

還有70%,馬上登錄可查看
今后不再推薦此類內(nèi)容
猜你想讀
你可能感興趣
收藏成功
點擊右上角頭像,在我的收藏中可查看
客服